星巴克的第三空间失效了?顾均辉:定位不是一成不变

2月16日,不少消费者发现,星巴克部分产品涨价1-2元2022年以来由于咖啡豆价格上涨不少咖啡品牌都上调了价格,除了星巴克还有瑞幸、Tims等。

 

结合星巴克在中国的业绩表现,这次涨价似乎是个“必然”。虽然星巴克的门店数量一直在增长,单店销售额却在下滑。涨价成了星爸爸保证业绩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甚至还想依靠此举翻身不过与此同时,咖啡行业的入局者越来越多,这个曾经被捧上神坛的品牌逐步归于平凡。

 

image.png


前不久出现的热搜——星巴克店员驱赶门外用餐的执勤民警,迅速引发了一众对星巴克的吐槽和批判。虽然可以看作是店员个人行为,但无论如何跟品牌口碑脱不了关系,又一次不得不应对的危机公关,让星巴克在本就尴尬的环境中雪上加霜。

 

今天,星巴克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中国市场——如雨后春笋般的咖啡新品牌,和逐步壮大的消费人群。尤其在一二线城市,咖啡已从20年前的精神文化消费品,变成一种高频次的大众消费产品。

 

咖啡这一舶来品,如今不再是什么“稀罕”,也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属。如果说十几年前星巴克是人们心中高端咖啡的代名词,那么现在选择实在太多了。

 

星巴克从前“小资、时尚、高端”的定位越来越模糊在中国市场已迎来“中年危机”同时,星巴克一直宣称的“第三空间”正在遭遇挑战。按创始人舒尔茨的说法:星巴克不是一家简单的咖啡,而是通过咖啡这个社会黏合剂,为人们提供聚会场所的“第三空间”。在他看来,要让顾客对某样东西兴趣,就得赋予其知识和经验的内涵,并且加深“我们不一样”的体验。这样一来,就能创造一个被同行仰望的品牌,其被人追捧的程度将超乎想象。

 

星巴克刚入驻中国的几年,消费者也确实被这种“第三空间”迷得神魂颠倒,出入都是商业精英有办公一下午的,有拍照发票圈的。但现在呢?从星巴克招聘“气氛组成员”来撑场面就可见一斑

 

image.png


中国市场的星巴克,正一步步回归本来面目。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国产咖啡品牌层出不穷,曾经被视为“高咖啡的星巴克,已逐渐失去滤镜。事实上,国外星巴克的定位就是标准化连锁咖啡店,在很多发达国家是人人都能喝得起的咖啡。

 

品牌定位专家顾均辉提醒道,定位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定位经常需要改变。除了“第三空间”的竞争优势减弱之外,星巴克似乎还面临着产品、模式等迭代压力……曾经的“小弟”一个个变强,而星巴克还在原地踏步,那它终究被自己打败。

 

image.png


如何拯救星巴克

 

第一面对竞争环境的变化即使曾经的市场老大也要学会自我攻击:必要时重新审视以及重新定位自己第三空间的定位显然已失去竞争力看看新一轮的竞争对手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优劣势又是什么,消费者如今最在意的是什么

 

第二、虽然如今市面上的新品牌众多但星巴克的品牌知名度还在起码有一定的消费者基础,同时在心智中的地位并未完全消散。这一独特的地位如果加以合理利用显然还有转机。

 

在竞争格局尚未明确的情况下时间是关键谁率先行动抢占心智资源谁就能获得优势新一轮的咖啡之战胜负未定我们拭目以待